-
鋼鐵企業三季報寒意逼人 行業三大弊病值得深思
2015/11/3 8:34: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經濟放緩的現實,對于多年來伴隨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之一的鋼鐵行業,卻意味著更大的災難。10月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三中國經濟放緩的現實,對于多年來伴隨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之一的鋼鐵行業,卻意味著更大的災難。10月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鋼企主營業務嚴重虧損,匯兌損失大幅增加。與此同時,多家上市鋼企三季報顯示整個鋼鐵市場正寒意逼人。
虧損、停產和產能過剩,正倒逼著這個一直不顧質量只顧著滿負荷生產的行業停下來好好去調整和轉型。
1、前三季巨虧281億
嚴重的供需失衡,讓已經產能過剩多年的鋼鐵行業在今年陷入了最嚴峻的虧損中。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281.22億元,而鋼鐵主營業務虧損552.71億元;虧損企業49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8.51%,虧損企業虧損額450.42億元,同比增長352.85%。“中國鋼鐵消費顯然已經見頂,需求和產量正在下滑。中國9月份鋼鐵需求同比下滑8.65%。”中鋼協表示。
同時,多家上市鋼企三季報顯示,鋼企除了要承受因供需矛盾、產能過剩帶來的市場壓力,第三季度人民幣急速貶值帶來的匯兌損失,更令大中型鋼企雪上加霜。
“2015年以及后面的1-2年將是中國鋼鐵行業最為低迷的時期,之后隨著鋼鐵行業的初步調整,會逐步走出最低谷,但是,即使這樣,成本性經營(盈虧平衡點附近運營)將是未來較長時期的行業常態。”寶鋼股份總經理戴志浩10月29日在網上業績說明會上指出,鋼鐵行業已經進入寒冬,鋼鐵業成本經營甚至虧損經營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2、鋼企停產自救
嚴重的虧損,使得一些鋼企不得不選擇停產來緩解經營壓力。據不完全統計:10月全國新增檢修高爐24座影響鐵水產量6.72萬噸/日。與7月末以山西、福建的小高爐檢修為主的情況不同,本次檢修以河北居多,其中唐山的新增檢修高爐達10個,蓋因目前唐山鋼坯1640-1680元/噸的價格,為15年來歷史最低點。此外本次檢修天鋼、宣鋼、包鋼等大型鋼廠的2000立方米以上容積的高爐也開始長時間檢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