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水稻市場購銷價格有望回升
2015/10/22 8:32: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的新稻在生長過程中受低溫和干旱的影響,生長期延長,導致新稻上市較去年推遲一周左右。隨著新稻上市的逐漸增多,新稻價格開始出現下滑現象。黑龍江水稻購銷將逐漸活10月中旬,黑龍江西部與吉林省初霜來臨,東北產區迎來適宜收割期。
今年的新稻在生長過程中受低溫和干旱的影響,生長期延長,導致新稻上市較去年推遲一周左右。隨著新稻上市的逐漸增多,新稻價格開始出現下滑現象。
黑龍江水稻購銷將逐漸活躍
監測顯示,黑龍江哈爾濱2015年產長粒水稻收購價為1.40-1.45元/斤,新長粒米出廠價為2.50-3.00元/斤;佳木斯2015年產中長粒水稻收購價在1.44元/斤左右,較前期下降0.12元/斤左右。吉林2015年新產水稻收購價在1.47元/噸左右,超級稻小粒米出廠價格為2.35-2.40元/斤,普通圓粒米出廠價為2.20-2.25元/斤。
由于消費疲軟和大米加工企業利潤偏低,大米加工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加之近期東北地區政策性粳稻競價銷售成交低迷,導致收儲企業庫存高企,制約了新糧的收購。
黑龍江省秋糧收購新聞通氣會上表示,黑龍江今年繼續啟動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時間為2015年10月10日至2016年2月29日,啟動和結束時間均比上年提前,整體收購期比上年縮短10天。最低收購價格仍為1.55元/斤,相鄰等級之間差價為0.02元/斤,與上年相同。10月份,在政策的提振下,黑龍江省水稻市場購銷將會逐漸活躍,價格有望回升。
早秈稻收購結束中晚稻上市
進入10月,國內新產早秈稻收購已經結束。國家糧食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江西、湖南等8個早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早秈稻793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53萬噸,減幅為6.27%。
今年,早秈稻谷市場收購較為平淡,收購進度也慢于往年,受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支撐,早秈稻收購價格基本圍繞最低收購價窄幅波動,整體以穩為主。目前,早秈稻谷收購平均價格基本維持在2600-2700元/噸。
隨著早稻收購結束,南方中晚秈稻收購陸續展開。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10日,湖北、安徽等11個中晚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中晚秈稻275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73萬噸,減幅為20.98%。
當前,中晚秈稻已經大量上市,市場收購進入旺季。新季普通中晚秈稻與優質中晚秈稻價格走勢分化特征明顯,不同收購主體執行質價標準存有差異,市場價格保持穩定,優質稻谷受到市場追捧行情走俏。
監測顯示,糧食加工企業優質中晚秈稻收購價為2700-2720元/噸,普通中晚秈稻為2600-2640元/噸。由于前期部分省市市場價格較低,已有四川、湖北、安徽、河南4省啟動了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預案。在上述已啟動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地區,執行收儲政策的糧庫收購價均保持在2760元/噸,而未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地區價格也有所上揚,但仍低于最低收購價。
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由于倉容不足,收購受到制約;糧食加工企業因中晚秈稻行情持續低迷,加工利潤偏低,收購較為謹慎,收購力度較往年有所減少。預計后期中晚秈稻收購進度將會慢于去年。
早秈稻拍賣再啟成交率僅0.1%
國家10月13日再次進行臨儲早秈稻拍賣,早秈稻拍賣再次啟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市場上幾乎不存在新季早秈稻糧源,為了調節市場,國家向市場投放臨儲早秈稻;另一方面,早秈稻庫存較大,急需消耗庫存。本次交易會共計劃銷售2013年產早秈稻49.23萬噸,實際成交516噸,成交率僅為0.1%,成交均價為2640元/噸。總體上看,目前市場對早秈稻的需求仍然十分低迷。
監測顯示,受播種面積減少和天氣災害影響,2015年我國新季早秈稻產量大約為2988萬噸。盡管早秈稻產量比上年有所減少,但依舊較大。目前,稻米市場整體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尤其是秈米市場消費一直比較疲軟,且受進口大米的沖擊較大。
9月29日,根據《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2016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數量。其中,2016年大米進口關稅配額量為532萬噸,非國營貿易比例為50%。
雖然早秈稻在托市收購支撐下價格相對平穩,但收購的稻谷基本以庫存積壓為主,使用消耗的量十分有限。隨著南方中晚秈稻集中上市和東北粳稻開始上市,早秈稻需求被進一步擠占。預計后期早秈稻需求仍將處于疲軟態勢,價格將處于穩中偏弱態勢。
中晚秈稻收購價波動幅度有限
10月中旬,中晚秈稻收購市場上的主要品種為中秈稻谷,與開秤之初相比,中秈稻價格有所上揚,價格上漲主要受到政策性收購的提振。從9月份國內部分產區新產中秈稻上市開始,中秈稻市場價格就低于1.38元/斤。監測顯示,安徽普通中晚秈稻開秤價為1.28-1.32元/斤,四川普通品種中秈稻開秤價為1.20-1.25元/斤,湖北普通中晚秈稻開秤均價為1.28元/斤。
因此,四川、湖北和安徽等地陸續啟動了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支撐下,這些省市中秈稻市場價格由此上揚,上周幅度為0.05-0.10元/斤。目前,中晚秈稻收購價格基本上維持在1.32-1.38元/斤。
10月中旬以后,中晚秈稻將迎來收購高峰,市場供應壓力增加,但預計后期收購價格漲跌空間有限。一方面,近年來,國內稻米市場長期處于“稻強米弱”的市場格局,企業加工和貿易利潤不佳,因此,收儲和加工企業收購新稻均持謹慎心態。
監測顯示,目前加工企業多以銷定產,將經營庫存放在較低的水平,收購積極性不強;而收儲企業由于對后市判斷不樂觀,因此經營性收儲的意愿較差。隨著南方產區種植品種的逐年優化,優質中晚秈稻更受加工和收儲企業青睞,對于普通品種的關注呈逐年下降趨勢,出現優質中晚秈稻和普通中晚秈稻價格走勢分化的現象。
另一方面,中晚秈稻種植成本仍呈逐年增加趨勢,并且在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的支撐下,預計在政策執行期內,普通品種中晚秈稻價格下降的空間也較為有限。
銷區大米市場價格小幅波動
10月第3周,隨著南方產區新產中晚秈稻和東北地區新產粳稻上市量逐漸增加,銷區市場大米供應相應增長。部分前期虛高“嘗鮮”新米價格逐漸回落。
目前,銷區市場大米價格總體穩定,部分地區仍有小幅回落。監測顯示,北京市場東北圓粒大米批發價為4460-4640元/噸,長粒大米4880元/噸左右。上海市場優質江蘇粳米批發價為4580元/噸左右,東北大米4840-4900元/噸,普通安徽粳米4440元/噸左右,均與上周持平。杭州地區江蘇產優質晚粳米批發價為4560元/噸左右,較上周下跌40元/噸;安徽產普通晚粳米4460元/噸,下跌40元/噸;黑龍江產圓粒大米4980元/噸,下跌20元/噸。福州市場普通江蘇粳米批發價為4600元/噸,普通晚秈米4660元/噸左右,普通東北米5300元/噸左右;廣州市場東北米4680元/噸左右,普通早秈米3700元/噸左右,普通晚秈米4140元/噸左右,與上周基本持平。
東北地區新產大米水分仍較高,外運量還較為有限。后期隨著新季中晚稻米和新季粳稻米大量上市,市場供給壓力將集中顯現,但在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下,稻米市場價格將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