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火電發電量十幾年來首次負增長
2015/8/21 8:33: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經濟轉型似乎正在讓中國火電行業的下行提前來到。但這并沒有能夠放緩火電大規模建設的步伐。在電力過剩達到峰值之前,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不利影響。進入7月,向下的火電
經濟轉型似乎正在讓中國火電行業的下行提前來到。但這并沒有能夠放緩火電大規模建設的步伐。在電力過剩達到峰值之前,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不利影響。
進入7月,全國越來越多的地區“火力”全開,進入“高燒”模式。持續的高溫給電網供應帶來了更高的負荷。北京地區電網更是在7月13日最大負荷達到1831.2萬千瓦,突破了2013年的歷史最大紀錄1776萬千瓦,增長3.1%。
不過,高溫給電力需求帶來的短暫復蘇并沒有能夠挽救從去年開始,電力需求增長放緩的頹勢。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經濟上半年數據,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為7%。這一數字幾乎是之前經濟預測數據的上限,轉型中的中國經濟在上半年的表現超出了大家的預期。
但是對于電力行業來說,幾天之后的一項數據統計更為關鍵。7月21日,就在統計局公布中國經濟上半年數據一周之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了全國電力工業上半年統計數據。
不僅全國發電量和全社會用電量不出意外的低增長,火電發電量更是在十幾年來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
“從總體上來說,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電力需求增長比較慢的階段。未來新增的發電裝機和發電量也會以風電、光伏這樣的可再生能源和水電、核電為主。”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員姜克雋對記者說。
從“十五”規劃開始,電力工業的發展開始顯示出實際增長遠超最初規劃的特性。在隨后的“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電力規劃最終沒能出臺,而這十年也成為了中國電力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十年。
在“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受益于高耗能行業快速發展而狂飆突進的電力行業終于走到了轉型的拐點之上。在國家經濟整體轉型的背景之下,電力行業,尤其是火電行業正經歷著從高需求增長轉向低需求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痛苦過程。
但是,對于火電廠的未來、對于火電為主的發電企業的未來,乃至整個火電行業的未來,我們無法得到一個業內較為統一的觀點和意見。
然而無論未來火電是很快地被可再生能源發電所替代,還是在未來很長的一個時間內火電依然是中國發電占比最大的電源種類。火電行業在當下都不得不面對著一個電力需求過剩時代的到來。而在這個時間段內,行業的一舉一動可能都會決定著火電在未來中國能源體系中的“生”與“死”。
疲軟的增長
“今年發電量比去年下降很多。”電話那頭的毛繼亮在得知記者想要了解電廠上半年發電經營情況的時候,立刻毫不猶豫的說出了上面這句話。
供職于浙江國華寧海電廠的毛繼亮往年這個時候絕對不會有這么焦慮。按照他的說法,每年浙江地區的電力都是供不應求,用電企業天天盼著外送的電力能夠多來一點。
“今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停機現在是這里火電廠的常態,沒有哪家電廠不停上一兩臺機組的!泵^亮對記者說,“我們上半年的發電利用小時數,平均每月不過300多個小時”。
這一數字和中電聯公布的數據基本一致,按照中電聯的統計,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上半年是2158小時,平均每月360小時。
電廠不發電,說明電力需求減少了。今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2.6624萬億度,同比增長僅1.3%,去年同期的這一數字為5.3%。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更是負0.5%的增長。
按照上文所述,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半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還保持在了7%的水平上。但是全社會用電量卻先一步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
“這是因為高耗能行業的增長明顯減少了。”姜克雋對記者解釋到,“過去10年,4到5個高耗能行業占據了中國70%的新增產值。所以全社會用電量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差距不大甚至保持一致。但是現在高耗能行業的增長達到天花板,所以電力需求增長就疲軟了。”
對于東部地區來說,問題可能更加嚴重!艾F在浙江省外購電的比例差不多達到整體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泵^亮說,“本身就供大于求,再加上電力通道送來的電量,讓區域電力過剩的現象更加嚴重!
從最早的西電東送,到最近幾年陸續上馬的數條特高壓項目。跨區域輸電線路曾經是解決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尤其是水電消納難題和東部地區電力緊缺問題的最優方案。
“過去東部地區缺電。有外送電,本地火電廠也有充足的市場,F在需求降下來了,外送電量還有這么多,本地電廠就不希望有外送的電量了!眹译娋W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長單葆國對記者說。
特高壓從頗具爭議到最后成為國家意志,其背后的基礎就是中國能源資源地和消費地的不一致,F在相對的電力過剩出現,對于特高壓和中西部發電基地的建設也不無影響。
“能源局自身也承認,現有的未建電源項目即便都不開工,滿足‘十三五’期間中國的電力需求也沒有問題!眴屋釃f,“問題的關鍵就在于2020年之后,中國的電力需求增速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水平。是去年之前的水平?還是今年上半年這樣的增速水平?這對電源點和跨區域輸電項目建設有決定性的影響!
樂觀者們認為,盡管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期,但是無論是從城市化率還是人均用電量來看,中國的電力需求還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爸袊壳叭司秒娏坎4000度,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城鎮化率40%,距離70%的目標也還很遠!眴屋釃f。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最新計算,未來中國電力需求增長速度最高值將會是4%以上,不到5%。“局部地區可能不會存在絕對的過剩。但是東部地區隨著工業的外遷、電量的輸入,不會再出現電力供不應求的局面!苯穗h對記者說。
無論是哪種情境下對未來中國電力需求增長的預測,10%以上增速的“快車道”時代已經結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