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將遭遇三十年來最大調整
2015/6/6 8:35: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初,筆者寫了一篇題為《汽車人備受煎熬的一年》的文章,預測今年汽車市場將面臨2009年以來最嚴峻的形勢。目前看來,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嚴重。我估計,如果不出大的今年初,筆者寫了一篇題為《汽車人備受煎熬的一年》的文章,預測今年汽車市場將面臨2009年以來最嚴峻的形勢。目前看來,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嚴重。我估計,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將面臨三十年來最大的一次調整。有數據顯示,過去四個月的時間里,除了SUV、MPV呈現較強的增長態勢外,商用車、交叉型乘用車和轎車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商用車銷量已連續四個月同比下降,單月同比降幅最大為30.9%;交叉型乘用車銷量也連續四個月下降,其中單月同比降幅最大為24.3%;轎車除1月份同比微增2.2%外,銷量已連續三個月同比下降,4月份降幅擴大至9.6%。由于這三類車型占汽車銷量比例約75%,有人據此推測,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陷入危機。
我沒有這樣悲觀,但我認為,中國汽車市場這一次開始的調整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時間都長、幅度都大。
為什么這么說呢?讓我們先看一看過去幾次大的調整。
以2001年中國加入WTO為分界線,中國汽車市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1年前,中國汽車市場也有過幾次調整,但那時市場規模小,而且以公款購車為主,起因主要是國家對公款購車政策的調控,具有較濃的計劃經濟色彩。
2001年以后,中國汽車市場開始全面啟動,私人購車比例快速上升。在這一階段,中國汽車市場出現過兩次大的調整。一次是2004年,一次是2008年。
2004年的調整主要是因為經濟過熱,國家緊縮銀根,汽車市場隨著宏觀經濟調控的政策而變,2005年政策稍微寬松,市場便迅速恢復。
2008年的調整主要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汽車市場從當年8月份開始下滑。2009年,國家4萬億政策出臺,加上《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爐,市場急速升溫,銷量由2008年的938萬輛一下子升至2009年的1364萬輛。
與今年市場面臨的調整不同,過去兩次大的調整均是外因起主導作用,中國汽車市場從本世紀初開始內在需求快速增長的趨勢并未改變,“干擾”的因素一過,市場立馬有了活力。而這一次外在的政策環境還比較有利,財政政策是積極的,流動性也是充裕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市場需求仍連續多月同比下降,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汽車產業供需已經嚴重失衡,過去我們喊了多次的產能過剩這次真的來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