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手機市場缺乏創新:無邊框如何被炒成了噱頭?
2015/5/8 8:33: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無論是現在的無邊框還是之前的2K高清、超薄、大屏,這些為了競爭而競爭從而被“創造”出來的產品,除了成為企業的營銷手段之外,是否能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從0到無論是現在的無邊框還是之前的2K高清、超薄、大屏,這些為了競爭而競爭從而被“創造”出來的產品,除了成為企業的營銷手段之外,是否能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說過,競爭意味著大家都沒有利潤,產品沒有實質性差異,而且還要掙扎求生。競爭是一場高成本的買賣,而中國手機廠商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同質化嚴重,尤其是在硬件、外觀上。
昨天努比亞Z9發布、360與酷派合資的手機品牌發布,兩家不約而同地提出“無邊框”手機,其中Z9更是早在年初的CES展上就開始力打“無邊框”牌。緊接著,OPPOR7的無邊框諜照曝光,樂視手機發布無邊框手機(雖然已被大面積吐槽)……一時間,大家都在圍繞“無邊框”的噱頭進行宣傳。
可以預見的是,無邊框將在極短時間內成為手機外觀比拼的標配。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國內手機廠商經常陷入這種無休止的跟風炒作?無論是現在的無邊框還是之前的2K高清、超薄、大屏,這些為了競爭而競爭從而被“創造”出來的產品,除了成為企業的營銷手段之外,是否能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無邊框怎么就成了噱頭?
“無邊框”是一種趨勢,能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增加屏占比,成為最近手機廠商宣傳的最大噱頭。自從2014年夏普推出一款近乎無邊框設計的手機——AQUOSCrystal之后,國內手機廠商馬上跟隨政策出來OPPO、vivo、努比亞、360、樂視紛紛宣布推出無邊框手機,諜照頻頻曝光,甚至亮出了無邊框專利。
其實,由于目前手機液晶屏的特性所致,現在被推出的無邊框手機們大多數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無邊框”:因為現在絕大多數手機屏幕采用了液晶屏,需要進行邊框封膠;另外,觸控層也對邊框也有所依賴。
因而,廠商們多是通過兩種方式達到無邊框的效果:一是采用極窄邊框的液晶屏幕配合玻璃面板的折射原理,讓手機屏幕看起來像是沒有邊框,比如夏普的AQUOSCrystal,努比亞Z9也是類似,通過aRC技術,將液晶顯示面板中不可避免的封邊進行視覺隱藏,為有邊的LCD帶來了無邊的視覺效果;另外一個是通過縮小邊框寬度,實現ID設計無邊,比如樂視,但這已經被業內吐槽得體無完膚:樂視通過將手機左右邊框做成全黑、玻璃面板懸浮于手機中框,做到息屏無邊框,因而當手機屏幕點亮后是無邊框的,但一使用APP,“無邊框”立刻成了一個笑話。“無邊框”,終于從技術趨勢變成了“噱頭”。
無邊框設計可以解決用戶要求大屏幕與便攜性的矛盾。但是無邊框設計技術難度高,成本問題更不容小覷。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向網易科技表示,“至于無邊框是否真的比超窄邊框帶來更好的體驗,其實未必。”
TMT行業資深分析師曾韜對此則認為,“無邊框設計的炒作側面說明了手機產品參數過剩,性能已經非常成熟。”
經過硬件參數的比拼,手機產品同質化嚴重,很難實現差異化。通常都是一家出來大屏,緊跟著一窩蜂都是大屏;一家推出超薄手機,立馬記錄會被刷新,每家都想占領硬件素質上的制高點。有人甚至戲稱,手機廠商已經淪為了硬件組裝廠。
對此,一位不愿署名的手機廠商人士向網易科技表示,終端廠商確實進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硬件和外觀同質化太嚴重,只能找一些差異化的點來做宣傳,吸引消費者。比如2K高清屏幕、無邊框。但這些所謂的差異化也會很快被效仿,又走上同質化的道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