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光伏開始升溫 六種平臺商業模式分析
2015/4/22 8:34: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國務院李總理提出“互聯網+”之前,“互聯網+光伏”已經開始升溫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光伏”恰逢其時。首先,是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時代背景。從2010年開在國務院李總理提出“互聯網+”之前,“互聯網+光伏”已經開始升溫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光伏”恰逢其時。
首先,是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時代背景。從2010年開始,中國從PC互聯網時代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目前中國擁有近5.2億智能手機用戶,是智能手機第一大國,幾乎每兩人就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移動終端讓人時時保持在線,改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并催生了一大批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和創新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突然迅速崛起的巨頭,如小米科技,讓傳統企業猛然醒悟到了互聯網的生產力。進入2015年,互聯網企業開始從消費領域進入了產業領域,而同時,傳統產業企業如光伏企業,也開始擁抱互聯網。
其次,國內光伏電站市場崛起的背景。近兩年,由于國家對國內光伏電站實施度電補貼,國內光伏電站市場迅速崛起,雄踞全球第一大光伏電站市場。德國用十年時間達到了35GW光伏總裝機容量,國內僅僅4年時間就達到了這個數。國內在目前的補貼下,無論是集中式光伏電站還是分布式光伏電站,都具有了較高的投資收益率,這無疑吸引了各路資本的紛紛進入,市場變得魚龍混雜。市場的不透明和不規范,造成了大量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這讓供需信息無法匹配,光伏電站質量無法被有效監督,保險機構和銀行金融機構心存疑慮,裹足不前。這使得整個光伏電站產業的融資利率和交易費用居高不下。產業界人士想到了利用互聯網。
光伏要如何利用互聯網?
光伏和互聯網結合,既是發展機遇,又是挑戰。鑒于互聯網強大的顛覆能力,看似無堅不摧的光伏龍頭企業,可能短期內會被率先找到“互聯網+光伏”路子的新冒起的小企業所顛覆。要想抓住機遇,得首先想通最適合自己的互聯網化商業模式是怎么樣的,這得靠光伏企業自身對原有商業邏輯進行思考、領悟和重構。在重構的過程中,光伏企業的原有優勢反而是障礙,路徑依賴下的企業思維會繞不過去這個在位“優勢”。反而輕裝上陣的光伏企業靈活性更強,更有可能殺出一條路子來。
互聯網時代最主要最核心的組織生產方式是共享和眾包,這完全異于工業時代和農業時代集中式和封閉式的組織生產方式,而這也催生互聯網時代迥異于工業時代的商業模式,其中最典型的共享模式代表企業有Airbnb和Uber,Airbnb創立6年多,估值已達200億美金,Uber創立不足5年,估值已達400億美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