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常務會議:能源交通等領域展開特許經營
2015/4/22 8:34: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用制度創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該法規被認為是PPP推進的基本法。此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用制度創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該法規被認為是PPP推進的基本法。
此前,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創六年新低,分析師普遍認為政府刺激政策將加碼,PPP正是基建的重要發力點。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預計,財政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規模可能會不斷提高,另一方面PPP和"城鎮化建設基金"都有望將成為基建的發力點。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也表示,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在加緊拓展新的融資渠道,彌補43號文帶來的融資缺口。一方面,加快推出PPP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通過城鎮化基金模式繞開43號文的監管,接力地方融資平臺解決融資問題。
不過,被寄予厚望的PPP在中國仍在起步階段,尚有許多法規不完善之處。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多部委和相關部門出臺文件中均明確需要發展PPP模式。
全國人大法工委委托發改委牽頭起草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1月份進入公開征求意見階段。財政部牽頭成立PPP中心,并公布了關于如何訂立PPP項目合同的操作說明。上周,財政部還公布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明確提出,開展PPP項目要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注意防范風險。
PPP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合作關系,即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通過使用者付費和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監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價格和質量。
因有助于控制政府性債務,緩解財政壓力,近年來PPP模式日益受到中國官方的重視。財政部長樓繼偉此前曾要求,2015年推廣運用PPP模式要有新的突破。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政府在債務高企的同時,財政收入也在減速,收支矛盾凸顯。2014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8.6%,創23年來新低。而截止至2013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70萬億元人民幣。
據民生證券統計,目前省市級地方政府共推出總額約為2萬億元的PPP項目,其中有9000億項目公布了具體的項目投資額。到目前為止,簽約的項目約為3350億元,占總額的1/6。在未簽約項目中,主要為交通設施、社會事業、水利工程、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項目。
中信證券預計,僅2015年就有1.6萬億的潛在PPP融資需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