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三大運營商“政策紅利”背后的負增長
2015/3/28 8:33: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三大運營商已陸續發布2014年財報。雖然三大運營商董事長均在報告中向股東承諾:“業務處于良好態勢”、“持續為股東創造利潤”,但現實是,中國移動收入、利潤首中國三大運營商已陸續發布2014年財報。雖然三大運營商董事長均在報告中向股東承諾:“業務處于良好態勢”、“持續為股東創造利潤”,但現實是,中國移動收入、利潤首現負增長,財報發布當天,中國移動股價從104港幣跌至100港幣,跌幅3.3%。
至于收入下滑5%的中國聯通,其股價在財報發布后的一周時間里,從5.5元跌至5.17元,跌幅約6%。表現略好的中國電信收入增長0.9%,凈利增長了0.8%,均不到1%,股價在財報發布當天增長1.8%。
事實上,這是三大運營商近年來最糟糕的財報。而如果剔除2014年政策調整帶來的“政策紅利”,三大運營商均要陷入“負增長”。
350億元“政策紅利”
2014年,國資委向三大運營商下發“壓降銷售費用”的要求,三大運營商因此大幅壓縮銷售成本。而工信部于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網間結算新政”,則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降低了向中國移動支付的網間結算成本。
財報顯示,2014年中國聯通營業收入從去年的3037億元降至2885億元,減少5%,利潤從102.9億元增至119.7億元,同比增長16.3%。但需要指出,得益于兩項政策,中國聯通網間結算、銷售費用、終端補貼的成本支出在2014年共節省了115.6億元的資本支出,政策紅利與其利潤基本持平。
2014年,因終端銷售、網間結算的成本減少,中國電信“其他經營費用”從547.6億元減少至475.2億元,節省的費用共計72.4億元。得益于此,中國電信實現凈利潤為176.8億元,同比增長0.8%。
中國移動同樣是得益者。雖然新實施的網間結算導致了中國移動網間結算收入減少約100億元,但“壓降銷售成本”卻為中國移動節省了更多的資金。2014年,其銷售費用從2013年的918億元降至758億元,節省總額約160億元。而且,這其中并不包括節省的終端補貼成本。
財報顯示,中國移動終端補貼成本降低了28.5%、渠道酬金下降7.8%、廣告費用減少了24.6%,中國移動并未公布其具體節約成本。
不過,需要指出,壓降銷售費用帶來成本下降的同時,也會給運營商造成市場壓力。2014年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指出:“在銷售費用大幅壓降的同時,還要實現4G終端盒客戶發展目標不變,有很大壓力!
但奚國華認為,這種壓力,其實也是推動營銷轉型的一次機遇,“營銷資源的投入很粗放,確實有提升空間。要調整營銷資源投入方向,提高資源使用效率。”2014年1-7月,中國移動的銷售費用的資本支出占全行業59%,但用戶增長占比只有29%,營銷的邊際收益極低。
“運營商習慣‘撒網式’營銷。在當前用戶趨于飽和的情況下,這種營銷方式很難再滿足發展需求!敝娦欧治鰩煶痰陆苷J為:“校園營銷、充話費送禮品,這些方式都不再適用。”他告訴記者,現在三大運營商都在進行大數據實踐,轉型精準營銷,“國資委的壓降成本,加速了這種轉型速度。運營商需要通過更少的成本,獲取更高的收益。”
2014年,“政策紅利”給電信行業帶來的成本降低超過348億元,否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同樣也會出現大幅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2015年,“政策紅利”仍將延續。根據國資委要求,運營商需要連續三年降低營銷費用,總額約400億元。運營商的經營改革也在持續推進,2015年,中國移動已率先在三大運營商中將NPS設立為考核指標。
除此之外,鐵塔公司的落地將為運營商節省一筆資本支出。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加強共建共享、促進4G建設”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工信部副部長尚冰介紹,在目前鐵塔公司已經收到20多萬個鐵塔建設需求,通過存量資源共享可以少建近10萬座塔,僅節約建設成本就超過200億元,還不包括人工成本以及后期的維護成本。2014年10月底,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在廣州公司講話中曾提到:“2015年,中移動的鐵塔要全部開放,我們可以‘借兵打仗’,自建鐵塔的需求可以改成直接租用,省了多少錢、多少精力,而且現在在市中心找一個站點也不容易。”
一位鐵塔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還只是第一批工程,全年來看,節省的建設成本肯定超過400億元,而今后每年的節省的建設成本至少會達到500億元!背酥猓\營商還可以節省折舊成本、運維費用的資本開支。本次會議上,工信部已明確要求三大運營商于4月15日前向鐵塔公司開放存量資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