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國互聯網彩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歷次大事件一覽
2015/3/27 8:33: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彩票作為具有博彩性質的特殊行業,在世界各國歷來都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根據國務院下發的《彩票管理條例》規定,“彩票”是指國家為籌集社會公益資金,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現狀分析:歷次整頓逐一梳理
彩票作為具有博彩性質的特殊行業,在世界各國歷來都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根據國務院下發的《彩票管理條例》規定,“彩票”是指國家為籌集社會公益資金,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而特許發行、依法銷售,自然人自愿購買,并按照特定規則
獲得中獎機會的憑證,彩票不返還本金、不計付利息。目前在我國只有經國務院批準并授權民政部發行的中國福利彩票和國家體育總局發行的中國體育彩票兩種形式。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彩票銷售途徑也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2001年500萬彩票網(500彩票網的前身)正式上線運營,開啟了全新的互聯網彩票時代。一時間,形形色色的彩票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并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滲透而迅猛發展。然而,與其他新興的網絡形態一樣,相關的監管并沒有隨之及時出臺,引用某業內人士的話說,“互聯網彩票是一個發展領先于監管的行業”。
互聯網彩票政策幾經調整,市場化趨勢愈加明顯
通過整理互聯網彩票政策,我們發現互聯網彩票銷售政策在2007年是一個拐點,在2007年以前政府對互聯網彩票的政策干預較少,在2007年以后進入政策“緊縮-寬松-緊縮-寬松”的交替階段。
在2007年之前,由于當時互聯網尚未普及,手機也尚未進入智能時代,雖然500萬彩票網(500彩票網的前身)、中國足彩網等彩票銷售網站陸續上線,但通過互聯網進行彩票銷售的技術風險和監管難度很大,因此國家財政部在2002年3月出臺了《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規定》,明令禁止“利用因特網發行銷售彩票”。
2007~2013年,國家對互聯網彩票銷售的政策干涉明顯加強,分別在2007年末和2012年初分別有過兩次明顯的政策緊縮,這些政策頒布之后,大多數互聯網彩票公司陸續停售網絡彩票,停售時間長短不一。嚴厲打擊和禁止互聯網彩票銷售行為的政策也對當期彩票銷售網站的正常經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然而政策在緊縮一段時間后卻再次會變得寬松,如財政部2010年9月的《互聯網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2012年12月的《彩票發行銷售管理辦法》以及2014年4月的《電話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都從事實上承認了互聯網彩票的合法性,并逐漸通過互聯網彩票銷售牌照來規范網站經營的合法性和合規性。2014年下半年開始,受審計風暴和“自查自糾”行動兩大事件影響,國內互聯網彩票行業開始了新一輪整頓,目前國內彩票銷售網站都已暫停彩票委托業務。以下是我們梳理的2007年以來國家出臺的針對互聯網彩票行業的歷次政策調整:
從整體上看,之前幾次明顯的政策緊縮主要原因是互聯網行業的急速擴張,導致在某一階段內行業競爭無序甚至亂象滋生,打擊的主要對象是不合規的彩票代銷網站。然而,市場需求依然十分旺盛,因此在監管部門出臺嚴厲的監管措施、對行業進行整頓和清理后,行業政策又重新進入“寬松”階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