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2015年生鮮電商三種走向分析
2015/2/12 8:33: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早在生鮮電商的概念還未興起這前,已有傳統零售企業試圖打通電商的渠道,為業務增加新的殺手式應用,不過,用原有的思維來進行互聯網運作,最終被證明是行不通的,第一批一、傳統企業轉戰生鮮O2O
早在生鮮電商的概念還未興起這前,已有傳統零售企業試圖打通電商的渠道,為業務增加新的殺手式應用,不過,用原有的思維來進行互聯網運作,最終被證明是行不通的,第一批生鮮電商,因此由先驅變成了先烈。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傳統企業要因此止步。這一點,從最近一年的時間里,專門運營生鮮產品的店鋪開張速度可以看出來。以北京為例,街頭在2014年集中涌現了大批以生鮮品類,特別是水果為主的專營店,一方面,這可以看做是傳統企業在特殊品類里的自我變革,另一方面,這些店鋪的加碼,為未來的生鮮O2O埋下了伏筆。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生鮮電商發展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運輸配送這一環節,曾經有生鮮電商的負責人對我提及,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配送成本會占去20%甚至更高,而在所有的客戶體驗中,配送又是最為重要的一環,這就決定了配送成了調動整個生鮮電商發展的一個咽喉式環節。它即占用了大量的成本,又決定了終端消費者的客戶體驗度,從而影響再次購買的決定以及客戶忠誠度的累積,而受這兩種因素的影響,配送環節還反過來一定程度的影響著企業的資金鏈。
沒有大資金,玩不了生鮮概念。
所以,從這個程度來看,傳統企業借助電商發展自己,未來極有可能是將生鮮品類單獨列出,借助線下店面布點的優勢,進行O2O式的發展,即維護現有客戶,也規避自有配送等軟肋,還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現金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