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將建最低商業原油庫存制度 以確保經濟安全
2015/2/3 8:33: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根據日前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原油加工企業商業原油庫存運行管理的指導意見》,我國將建最低商業原油庫存制度,所有以原油為原料生產各類石油產品的原油加工企根據日前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原油加工企業商業原油庫存運行管理的指導意見》,我國將建最低商業原油庫存制度,所有以原油為原料生產各類石油產品的原油加工企業,均應儲存不低于15天設計日均加工量的原油。
為何要建立最低商業原油庫存制度?它對建立健全多層次的石油存儲體系意義何在?它是不是一種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抄底行為?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原油對外依存度近60%,開展商業儲備是確保我國能源和經濟安全的需要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介紹說,一個國家的能源儲備主要分為國家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戰略儲備是一種由政府控制的資源,只在戰爭或嚴重自然災害造成石油供給短缺時才會投放。而商業儲備則是指石油生產流通或相關企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為承擔社會責任而必須保有的最低庫存量,用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平抑價格劇烈波動。在國內石油供應因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出現緊張狀況時,國家可依法統一調度商業原油庫存。在滿足最低庫存標準的前提下,商業原油庫存企業則可以自主調配使用和輪換。
石油的國家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都是國際慣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指出,1973年中東戰爭期間,OPEC國家對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于1974年成立了國際能源署,要求成員國必須存有一定的石油儲備,其認為的安全標準是庫存量應達到90天的消費量。
目前我國石油年消費量超過5億噸,國內大慶、勝利、華北等大型油田穩產增產的壓力都在不斷加大。與此同時,2014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接近60%,未來還將呈現不斷上升態勢。加上我國海上石油運輸通道存在一定風險,我國能源安全還存在較大脆弱性。“我國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多層次的石油存儲體系,確保國內石油市場穩定供應。”黃曉勇說。
我國原油儲備量仍遠低于國際標準,增加商業石油儲備不會推高國際油價
黃曉勇和許勤華都認為,目前我國石油戰略儲備仍然是低水平的。我國從2003年開始籌建石油戰略儲備基地,規劃用15年時間分三期完成油庫等硬件設施建設。最近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消息顯示,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包括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等四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總儲備庫容1640萬立方米,儲備原油1243萬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