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開發商紛紛布局海外投資 尋找利潤增長點
2015/1/6 14:44:0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年第一周,就有兩家上市房企宣布在海外投資,總額超過3億美元。深圳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萬科、金地、天健、萊蒙、花樣年等深圳房企確定了海外投資計劃,招商地產也在做海外市場調研。這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深圳房企“組團”出海。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已確認成交的投資總額為113億美元,未來六年內,年均海外房地產投資總額達500億美元。突圍海外成了房企的一片藍海,其銷售目標最終鎖定了同樣出海的國內客戶。
深圳房企首次“組團”出海
上市房企出海熱情不減。昨日,順發恒業公告稱,出資2300萬美元合伙投資美國芝加哥市中心標志性建筑150N.Riverside大樓。1月1日,泛?毓梢嘈迹约s3億美元收購美國舊金山First&Mission項目。
相對于北京、上海的房企,深圳房企出海的腳步慢了一拍。不過,這種情況大有改觀。
去年12月23日,天健集團公告稱,與法國萬喜集團旗下的VCGP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擬結合各自優勢和經驗,共同開拓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
7月3日,萊蒙國際宣布進軍海外市場,首站選在英國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隨著5月份新加坡首個項目的入市,花樣年的海外投資正式步入收獲期。
4月23日,金地集團宣稱,與美國本土開發商LincolnPropertyCompany通過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收購了位于美國加州舊金山市CBD核心區域的兩幅商用地塊,擬用于未來的寫字樓建設。2月底,萬科紐約曼哈頓列克星敦大道610號項目動工。據記者了解,紐約是萬科繼中國香港、舊金山、新加坡后第四個境外布局的城市。
仲量聯行深圳董事總經理夏春毅表示,相對于前幾年,深圳房企僅有一兩家在海外“單打獨斗”,今年則出現“集體出!,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投資總額,均為歷年最高水平。
意欲在“藍海”中淘金
在國內市場愈來愈寡頭化的今天,突圍海外可能是中小房企的一片藍海。
“房地產行業正處于大洗牌的前夜,守住紅海,拓展藍海是公司的大策略。”萊蒙國際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陳風揚如是說。在傳統住宅項目利潤空間收窄的情況下,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已成為必須。顯然,此次進軍英國房地產市場正是萊蒙國際的“藍!睉鹇灾。
在億翰智庫中國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看來,房企出海更多的是尋找一個利潤增長點,早期在海外投資的房企已經嘗到了甜頭,如綠地、碧桂園等。
海外開發的房子賣給誰?
據克而瑞研究數據,房企在海外的項目主要面對的還是國內購房者,國內購房者海外置業的主要目的是留學和移民,銷售情況最好的為移民項目,如洛杉磯綠地中心,與美國EB-5投資移民項目綁定,一期已售罄,預計年內將實現預訂及預售額40億元;綠地韓國項目漢拿山小鎮,購房可獲得韓國F2簽證(外國人停留),5年后可轉成全家韓國綠卡(F5)永久居住,去年共銷售45億元。
帶學區房概念的項目的銷售情況次之。如綠地悉尼項目萊卡公館,地理位置緊鄰悉尼大學,首次開盤后銷售金額超過10億元;碧桂園悉尼項目萊德花園,位于留學生聚集區,周邊共有8所大學,兩度開盤銷售金額共約17億元。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國區主管執行董事陳仲偉說:“這些買家主要是中國的富裕人群,他們選擇海外購房通常會考慮房產的所在地,包括該地是否有知名大學、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世界級生活方式,而國外的‘生活品質’和‘子女教育’兩大因素也會影響中國買家的置業決策!
年均投資有望達500億美元
根據仲量聯行研究部數據顯示,2013年期間中國在海外商業房地產市場總投資額達到76億美元,增幅124%,區域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而2012年與2011年的總投資額分別為33億美元和29億美元。
2014年的投資更是大幅增長。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已確認成交的投資總額為113億美元,但仍有價值約20億美元的交易尚未完成,且最后一個月中可能還會有交易出現。
第一太平戴維斯認為,未來,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為國內公司帶來了開發海外市場的新機遇,因此中國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掀起新的海外投資熱潮。預計到2020年國內企業的年均海外房地產投資總額可達500億美元,與美國近兩年的海外投資額相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