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顛覆傳統產業 暴露中國經濟的脆弱
2014/9/1 15:02: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互聯網顛覆傳統產業 暴露中國經濟的脆弱編者按:這篇文章是為潤米咨詢董事長劉潤先生的新著《傳統企業,互聯網在踢門》作序。略有修改拿到書稿,通讀一遍,我的第一感覺,這本書適于從事傳統行業的讀者,他們中可能有許多人,在而對互聯網大潮的沖擊時,感到迷茫、失落甚至恐懼。
以前與互聯網企業家和傳統行業企業家交往,我感覺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從來不關心宏觀經濟,什么GDP、CPI、PMI、貨幣政策、國際收支等,卻成為后者整天刷屏的規定動作。在過去的兩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開始與中國的“舊經濟”分道揚鑣,這體現在資本市場上,也體現在實體經濟中。中國經濟處于減速通道,傳統行業陷入困境,而互聯網公司卻加速發展,一片繁榮。
更為明顯的是,互聯網開始顛覆傳統行業,并且以比美國更加迅猛的態勢沖擊著經濟,甚至產生了一些破壞性。由于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市場經濟體系,國家仍然干預和壟斷著經濟命脈,互聯網公司高度競爭、快速創新、猛烈顛覆、前赴后繼,傳統行業一時間猝不及防,無以應對;這也顯示出中國經濟面對“破壞性建設”的脆弱。
這里所說的傳統行業,是指那些仍然沒有“互聯網化”的行業,正如19世紀電力進入經濟一樣,并非所有的行業都去從事發電與輸電,但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必須接通電源,才能提供產品與服務,互聯網時代也是同一個道理,如果拒絕互聯網,將被無情淘汰。
互聯網力量的來源,是它能以更高的效率替代線下競爭者,一個經典的案例是馬云當年對做傳統零售的衛哲說,只用增加幾臺服務器,就能把銷售提高一倍。高速成長吸引了風險資本的進入。在風險資本的“補貼”下,互聯網產品能夠以免費的模式迅速積累起大量的用戶,許多領先公司都能從某一成功產品發展為行業性平臺,推行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策略——免費提供搜索服務,卻向廣告客戶收錢;免費提供硬件,卻從軟件服務收錢;免費提供開網店服務,卻從推廣賺錢;免費提供安全服務,卻從販賣流量賺錢;免費提供社交服務,卻從游戲收錢。
在移動互聯時代,這一策略向更為復雜的方式進化,免費提供線上服務,卻從線下收錢;免費提供wifi服務,從后續的服務收錢;免費提供社區服務,從交易贏利;免費提供交易服務,從金融服務收錢,如此不斷尋求跨界的機會,在大數據和云服務日益完善的環境下,形成更加高級復雜的生態系統。書中寫道,其本質是爭奪用戶,在PC時代形成最寶貴的流量,在移動時代獲取最寶貴的時間,最終為用戶創造價值。
這種做生意的方式,傳統行業是難以理解的。有些傳統產業注定會被顛覆,服務業首當其沖,從本質上來說,服務業是基于信息流動的行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互聯網當然不會炒出一盤菜來,但它可能決定了用戶張口吃菜之前的一切行為。更不必說傳媒娛樂行業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育和醫療是正在呼喚顛覆的行業。
對于傳統行業來說,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擁抱互聯網。如果說第一階段是傳統行業守住家門,不斷被互聯網顛覆者們“踢門”的話,那么接下來將會迎來第二階段,打開城門,向互聯網進軍。尤其是服務業要盡快主動擁抱互聯網,制定轉型和創新的戰略。對于制造業來說,還有機會爭取主動,先把制造領域的服務環節互聯網化,再把生產過程互聯網化,即物聯網,這個領域的革命,更加可能由傳統行業的軟件工程師們發起。這個過程才剛開始。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目前仍是一個比較新的話題,既沒有專家,也沒有理論,大家都在探索。 劉潤先生的這本書從當前互聯網領域的熱門話題切入,收集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案例,初步總結和探索了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實現轉型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從事傳統行業的讀者理解互聯網,并在實踐中學會駕馭互聯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未來智能交通或迎巨大機遇
- 下一篇:發展勢頭強勁 集成電路產業整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