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進口權擴大有利提高地煉開工率
2014/4/9 10:35: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原油進口權擴大有利提高地煉開工率目前地煉開工率已不足40%。進入4月,山東地方煉廠檢修將繼續增多,屆時地煉常減壓裝置開工率將繼續降低。業內人士指出,2014年度的原油進口配額方案很快會出臺,規模將有所提升,對各類民企開放程度會更大。原油進口權擴大有望解決地煉原料緊缺問題,部分閑置產能將被利用,開工率將提升。另外,進口權放開解決了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根本的市場機制問題,有利于形成中國價格。2014年原油進口權有望擴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鑫日前指出,2014年度的原油進口配額方案很快會出臺,規模將有所提升,對各類民企開放程度會更大。但進口權放開存在準入限制且預計仍將以漸進式改革為主。要獲得進口配額,民企光有錢不行,環保等技術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目前我國原油進口權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三大石油公司之外的企業即使擁有海外油源,也需要通過三大石油公司進口或者進口后通過三大石油公司進行銷售,即使擁有進口配額也受到種種限制。一旦進口權放開,擁有海外油氣資源的公司將直接擁有進口自主權,無論是進入自有煉廠還是對外銷售,其利潤都高于目前配額內進口的模式。
雖然原油進口長期維持壟斷格局,進口權放開進展極其緩慢,2012年以來具有央企合作背景的地煉企業首先獲益并引發地方煉化企業原油進口配額申請熱潮。2012年,中國化工集團將首批獲得的1000萬噸進口原油配額分配給旗下山東華星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昌邑石化有限公司和正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在原油進口權被壟斷的背景下,地煉企業就像上了個緊箍咒,有再多的煉油能力,也需要從擁有進口權的幾大國企手中購買原油,油源問題已經成為地方煉油廠和大型國有石油集團近些年矛盾焦點。
目前民企面臨兩種選擇:一是作為獨立主體,完全自主組織進口;二是委托國企進行“代理”進口。未來進口權放開過程中非國營貿易企業的數量將逐步增加,具有央企合作背景的地煉企業將首先獲益,預計中化弘潤、東明石化、海化集團等地煉企業將分享2014年原油進口配額,而墾利石化等無明確央企合作背景的地煉企業將在原油進口配額申請中處于劣勢地位。
地煉開工率將會提高
目前,國內原油加工企業主要分為三大國有石油企業旗下煉廠、地方煉廠以及外資煉廠。三大國有石油企業旗下煉廠原油來源有保障,成品油質量較高且穩定。地方煉化企業加工原料主要來源于國家計劃內的配額原油、國外進口及國內收購的燃料油、散井原油三方面,而計劃內原油受制于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和中海油總公司等央企,且計劃內配額與產能需求相差甚遠,同時燃料油采購和加工成本普遍較高,原油加工能力長期閑置現象極為普遍。
據東方油氣網統計,2013年整個地煉產能超過1億噸,開工率低于40%,地煉長期處于“上游吃不飽”的低開工率狀態。卓創資訊分析師高健認為,目前山東地煉企業的開工率在36%左右,原油進口權擴大將解決地煉原料緊缺問題,部分閑置產能將被利用,開工率將提升。
3月底,京博石化、博興永鑫、中海石化以及青島安邦均已進入全廠檢修,地煉常減壓裝置開工率跌至年內最低點,且有繼續走低可能。4月山東地方煉廠檢修將繼續增多。墾利石化、神馳化工、華聯石化以及?苹ぞ杏媱澰4月進行傳統檢修,屆時地煉常減壓裝置開工率將繼續降低。
如果通過市場競爭放開石油進口權,企業自己決定煉多少進口多少,最終通過產品進行約束,就要把資源用在最好的煉廠里面,政府對煉廠是有要求的,一是規模,二是環保等指標。
進口權放開提升原油定價權
原油進口權的逐步放開,意味著上游戰略資源商品壟斷的局面被打破,對中國的原油期貨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解決了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根本的市場機制問題。
目前我國對進口原油的依存度接近60%,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凈進口國,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缺乏應有的“話語權”和“定價權”,開設原油期貨就是要爭奪國際原油的定價權。
在當前的市場格局下,除擁有原油進口權的五大國有企業和擁有非國營原油貿易進口權和配額的企業可以參與保稅交割外,其余的市場參與者均因沒有原油貿易進口權和配額而無法進行交割操作,就無法進行實物交割。如果建立有影響的國際原油市場,必須呼吁政府放開國內原油進口權。
現在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壟斷了原油和成品油90%的油源,并主導了油品的批發價,只是在終端零售環節放開了市場。獲得成品油批發零售許可證的民營企業必須依附于三大巨頭,很難形成獨立的市場主體。
同時,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壟斷了油氣資源,國內投資者想通過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市場來對沖風險的動力將十分有限。另外,國內原油期貨市場演變成一個國際性的市場,要吸引足夠多的外國投資者參與。國外投資者大量參與,跨境投機炒作可能對國內原油期貨市場造成更大的系統性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4年我國氟化工行業分析與前景
- 下一篇:京津冀 :LED照明產品走在發展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