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上”成生物制藥行業最直觀評價
2014/4/9 10:35: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高大上”成生物制藥行業最直觀評價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2014年3月31日),生物醫藥行業共發生250起并購,涉及化學制藥、生物制藥、中藥及疫苗等細分行業。其中,生物制藥領域共發生78起并購案例占行業1/3,而發生在江、浙、滬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的該領域并購共有24起,優勢顯著。生物制藥領域共發生78起并購案例占行業1/3
相比中藥、化學制藥等細分領域,專注生物制藥的企業雖然在數量上并不占優,但往往最受資本關注。“高大上”是業內人士對生物制藥行業最簡單而直觀的評價,技術上的高門檻決定了該領域參與企業極少,但專利技術和新藥研發的成功,又往往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話。
雖然生物制藥領域的財富效應使各種資本趨之若鶩,但其并購案例集中發生在如沃森生物、瑞普生物等少數幾家實力上市公司身上,鮮有更多參與者介入。
“這并不讓人意外,生物制藥領域投資風險極大,且不說前期研發成本投入可能無法開花結果,產品推向市場后更有可能遭遇政策和醫療事故的雙重風險。”一位此前參與賽金生物并購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道。
技術和資本是促發醫藥行業并購事件的必要條件,而這兩項條件又恰恰是以上海為軸心的長三角地區相較于其他地區最大的優勢所在。
首先,對于國內金融中心的上海和喜好追逐高風險的江浙游資而言,從來不缺少資本的投入。其次,上海云集了交大、復旦、第二醫科大學等在國內生物醫藥研發領域技術優勢明顯的高校,并與江蘇的南京大學,浙江的浙江大學構成了國內最強區域生物醫藥研發的技術團隊,為包括血制品、疫苗、抗體生物仿制劑等生物醫藥細分領域的新產品研發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
雖然眾多長三角地區的中小藥企不缺人才和技術資源,但這些企業主要市場和品牌影響力大多集中于某一特定區域,在區域內擁有較高的市場覆蓋率、市場份額、品牌影響力及良好的政府關系,相對較小的范圍也決定其市場的可控程度較高,客觀上亦影響了企業的規模和發展空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醫藥行業對藥用輔料產業發展愈發重視
- 下一篇:我國生物質燃燒技術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