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是藥品質量標準的執行者和把關者
2014/3/14 11:05: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企業是藥品質量標準的執行者和把關者國家大力倡導發展大健康產業,給醫藥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新形勢,制藥企業要如何走好興盛之路成為了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把質量惠民作為發展主戰略,成為藥企強大的重要因素。
藥品的質量是制藥企業生產藥品的最基礎的保障,同時也是一個藥企的信譽。中國醫藥產業卻大而不強——4700多家制藥企業尚無一家進入世界制藥50強。即便是從仿制藥的角度而言,中國企業距離Teva、山德士等國際仿制藥巨頭也有不小的差距。進入國際市場是眾多中國制藥企業的理想,與其他國家的制藥企業相比,中國藥品價格已經極具競爭力,很多藥品的價格甚至不足一分錢一片,但是由于質量管理體系尚未與國際標準接軌,很多中國企業難以進入WHO以及各類慈善基金這類非常注重性價比的機構的采購目錄中。
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已有1390億美元的藥品失去專利保護,這將是中國制藥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進行“首仿”和做好品牌仿制的良好機會,中國企業只有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質量管理體系,才有機會從中國走向世界,分享這塊巨大的蛋糕,完成從“大”到“強”的轉變。
藥品作為特殊商品,不能完全由價格來衡量,質量是關鍵。現行藥品價格管理框架和招標等醫藥政策,充分考慮了大多數民眾有藥可用的最基本要求,但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用于提高藥品質量的研發資金來源、不良反應監測和醫學信息服務成本等問題,這不僅不利于中國制藥企業的長期發展,同時也容易產生質量和藥品安全的隱患。
以質量作為強企的手段,藥企就應該使藥品質量保障工作應貫穿從生產到藥品上市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涵蓋制藥價值鏈中的四個重要環節——生產、臨床驗證、藥物警戒、醫學信息與醫學事務。
企業作為藥品質量標準的嚴格執行者,應當為不斷提高藥品質量而積極努力。將品牌質量視為企業生命線,嚴把藥品研發、采購、生產等各個環節,建立完善的質量標準體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我國光伏行業現復蘇曙光 分布式發電難題待解
- 下一篇:中國煤炭市場困境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