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投資Uber中國10億美金 兩者或將正式合并
2016/8/2 10:24:28 來源:財經綜合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滴滴投資Uber中國10億美金,兩者正式合并,聰明的人都跑去向老板申請漲工資了傳言了很久的滴滴、Uber中國合并案似乎就要塵埃落定。根據彭博社的報道,滴滴出行將與中國滴滴投資Uber中國10億美金,兩者正式合并,聰明的人都跑去向老板申請漲工資了
傳言了很久的滴滴、Uber中國合并案似乎就要塵埃落定。根據彭博社的報道,滴滴出行將與中國優步(Uber)合并,就差雙方正式宣布。
交易細節方面,滴滴將向優步投資10億美元,Uber將取得新公司20%的股權,繼續在中國運營其自有的APP,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估值將高達350億美元。
今天早上,在網絡瘋傳的,聲稱是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發布的包含優步中國意圖同滴滴出行進行并購的信息的截圖,隨后也被騰訊科技確認屬實。
事實上,早在7月中旬,彭博社就報道稱,多家機構投資者正在推動Uber與滴滴出行簽訂一項合作協議,并且透露細節顯示:Uber的一位投資者已經與滴滴股東進行了10余次會議和電話磋商。
宏觀層面,滴滴、Uber中國的合并,標志著雙方搶奪中國乘客的戰爭徹底結束,Uber也將借助滴滴這個巨頭開啟更順手順腳的擴張之路。
但是從微觀層面來看,看到滴滴、Uber中國合并的消息,都趕緊跑去向老板申請漲工資吧。
首先,滴滴宣稱占據著專車市場上80%以上的份額,而Uber中國之前也對外宣布,擁有30%的專車市場份額。如今兩者合并,毫無疑問會對專車市場構成壟斷嫌疑。
壟斷者意味著什么呢?不僅對這個市場有著首要話語權,而且可以肆意根據市場來定價。
在上周四發布的網約車新規中,明確了網約車合法化,為滴滴、Uber等網約車平臺的進一步發展鋪平了道路。
但是,在征求意見稿第3條中的"網絡預約出租車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市場調節價",這一次修改為"網約車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城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實行政府指導價的除外。"
《暫行辦法》第19條強調了平臺應"公布確定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計程計價方式。"第20條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合理確定網約車運價,實行明碼標價,并向乘客提供相應的出租汽車發票。"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暫行辦法》中,也將定價權交給了網約車平臺。
同時,在新規中,網約車平臺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不正當競爭,這也意味著諸如一些專車平臺的優惠措施將可能被認定為不正當價格行為。
言外之意,滴滴、Uber中國合并之后,無論是政府還是投資者層面,都不可能允許網約車平臺再度燒錢,尤其是滴滴與Uber還擁有高瓴資本、老虎環球基金、中國人壽(20.740, -0.20, -0.96%)至少3家共同的投資方。
數據還顯示,2015年上半年Uber在發達市場都是盈利的,但是在中國Uber已經虧損超過20億美元,可以說Uber之前一直冒著很大風險與滴滴競爭。
之前的小道消息稱,在網約車新政發布之后,滴滴出行和Uber已經秘密簽訂了燒錢補貼協議,如今看來,似乎更像是合并之前一系列細節的確認。
除此之外,在滴滴、Uber施行動態加價以來,就備受司機和乘客詬病,一方面加價并不能讓司機得到更多的利益,乘客的消費也更高,甚至導致原本有價格優勢的互聯網專車,加價后的收費遠遠高于傳統出租車。
尤其是,專車軟件一開始就是補貼打車來吸引用戶,動態調價的機制下,過于昂貴的價格并不符合國民出行第一選擇標準,必然短時間內會導致需求極大的弱化。
但是,隨著Uber中國、滴滴的合并,在定價層面,乘客更是失去了議價的能力,因為當習慣一旦養成,已經無法擺脫這種專車模式了。
準備迎接撲面而來的高價出行方式吧,沒想到滴滴、Uber中國合并,也能成為一個申請加薪的理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